新华社哈尔滨6月12日电(记者田中全)夜幕降临,地处黑龙江省西南地区的齐齐哈尔市开始热闹起来。从外地赶来的游客,一波又一波地涌入烤肉店。他们围坐在餐桌前,一边举杯痛饮,一边大快朵颐外焦里嫩的牛肉。
这是齐齐哈尔一家烤肉店里顾客在烤制的大片肉(2023年6月19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张玥 摄
齐齐哈尔烤肉用烤盘煎烤,注重搭配酱汁、蘸料和蔬菜,吃法多样、口味丰富。一家有着52张烤桌的餐馆经理于颖告诉记者,他们从早上5点开始营业,旺季一天最多接待1200人,翻台达300次。“来齐齐哈尔旅游不吃烤肉,就相当于到了北京不爬长城。”
据统计,齐齐哈尔市烤肉产业规模目前达300亿元,全国齐齐哈尔烤肉门店超2.1万家。当地人自豪地称,就像河南烩面、天津狗不理包子一样,烤肉已成为齐齐哈尔的美食名片。
地处东北边陲,不具交通区位优势的齐齐哈尔市,凭何以烤肉名扬千里、俘获人心?
齐齐哈尔源自达斡尔语,意为“天然牧场”,与美国威斯康星州牧场、日本北海道牧场等世界著名牧场同处北纬47度黄金养殖带。畜牧专家说,牛耐寒、怕暑,北纬47度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,降水适宜,日照充沛,牧草丰富,是发展畜牧业的理想之地。
6月6日,工作人员在位于齐齐哈尔的龙江元盛食品有限公司牛舍打扫卫生。新华社记者 王雪冰 摄
凭借自然禀赋,齐齐哈尔市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、品种改良、扩大养殖等举措,持续完善繁育养殖、分割加工、冷链物流、电商销售等烤肉全产业链条,不断盘活烤肉经济,助力烤肉产业成为当地支柱产业。
在当地烤肉供应链龙头企业——齐函杨佳清真肉业有限公司加工车间,几十名工人正娴熟地切肉、拌肉、称重;流水线末端,一箱箱烤肉贴上订单,码放成排,等待发货。
“一天生产8吨烤肉原料,品类达40余种。”加工车间负责人杨柳说,公司主要采用“退役”的安格斯乳牛和荷斯坦奶牛为烤肉原料,可保证肉质鲜嫩、营养丰富。“去年线上销售额达1.7亿元,复购率超70%。”
目前,齐齐哈尔已在哈尔滨、沈阳、青岛、武汉等城市建有储存仓,通过冷链物流运输,48小时内可将烤肉原料运往全国各地。“端午节前,订单量迎来了小高峰,每天接近8000单,大家对齐齐哈尔烤肉越来越认可了。”杨柳说。
5月20日,在第八届中俄博览会现场,工作人员向参观者介绍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的牛肉。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
烤肉“出圈”,推动高档和牛肉生产加工“异军突起”。近年来,齐齐哈尔市引进台商,在龙江县建立起一家以养殖、生产、销售和牛肉为主的龙江元盛食品有限公司。公司从新西兰、澳大利亚等国家引进纯种和牛,通过杂交育种,规模养殖,产销的和牛肉广受市场欢迎。
在龙江县,记者见到了与传统畜牧业迥异的养牛场景:宽敞的牛舍里,洋溢着悠扬舒缓的轻音乐;一头头和牛,伸长脖子,嚼食酒糟饲料;吃饱喝足的和牛,眯起眼睛,倚在转动的按摩刷上,惬意十足……
“‘喝酒按摩听音乐’是和牛养殖标配,能够增加食欲,舒缓压力,生产出质量上乘的雪花肉。”龙江元盛董事蔡承达说,公司目前繁殖纯种和牛8500头,带动周边农户改良和牛15万头,从养殖到餐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端和牛肉产业链。
眼下,齐齐哈尔市通过做足“牛文章”,正在打造新的烤肉消费增长点和消费热点。齐齐哈尔市农业农村局介绍,齐齐哈尔市已将烤肉纳入产业链供应链三年行动计划,未来将加大金融扶持,推动烤肉产业数字化升级,建设烤肉游购娱文旅基地,不断助力烤肉产业高质量发展。(参与采写:李呐、朱雨诺、王雪冰、张玥、戴锦镕、张启明)